一集看懂中国人情感绑架的本质:“妈宝”在中国是怎样炼成的
为什么孝顺是爱情的杀手?|自我成长|心理|教育|哲学|
大家好,我是Anthony,欢迎来到我的频道。这期视频我们还是来聊聊内疚感与自我成长,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所以今后我们也会持续探讨。在上期视频里,我们主要讨论了中国人在家庭内部的内疚感。当时我们说到,中国家庭的养育模式,是以恩情、责任和依附性为核心的,而不是自由、爱和独立。这导致了中国人的亲子关系缺乏必要的分离。表面看起来,中国人的亲情味,人情味很浓厚,但实际上却是严重缺乏彼此的信任,真情实感和亲密交流的。因为内疚感会压抑一个人所有的自发感受。人情也好,感恩也好,其实都是讨论一个人“应该如何做人”,而不考虑一个人事实上是怎样的人。中国式的亲情观念,恰恰是非常不信任一个人的自发情感的,很多人倾向于认为,如果不使用责任、伦理等规范来束缚对方,而是允许对方自由发展,那么对方总是倾向于背叛、伤害或者远离自己的。
记得我曾经遇到一对母女,这个女孩刚参加完高考,成绩很不错,和母亲一起来咨询国内某大学的招生情况,招生老师说这所大学的毕业生留学率很高,并且认为这是学校的一大优点,但母亲立刻扭头对女孩说:你可千万不能一出国就不回来了,最多出去呆几年就赶紧给我回来。这个女孩听了这话,表情立刻就僵住了,她看起来非常尴尬。在整个对话中,都是母亲代替女儿去提问、聊天,女儿则只是沉默或者被动的附和。可以猜想,这位母亲的分离焦虑是很严重的。在未来,她很可能不仅不会容许女儿出国,甚至未必能允许女儿在国内的某个离家很遥远的城市工作。女儿也可能经常觉察到自己想远离父母的念头,并因此产生内疚,她会认为这种想法是不负责任的,不合法的,自私的,因为她感知到母亲很需要自己,但自己却想和她分离。结果是这种内耗和纠结,会让她有意无意地错失掉一些更好的发展机会。在这种场景下,母亲实际上也对自己和女儿的关系没有信心,她认为女儿一旦出去了就很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并且必然会疏远她,淡忘她,正是这一连串的想象让她恐惧,最终忍不住对女儿说教起来。 我曾听到很多人讲过类似的经历,当自己和父母在观念上起冲突时,父母会说:早知道就不应该送你读大学,不应该放你出国去读书,这样你还能听话一些。说自己有权放不放另一个人,相当于否认另一个人有人身自由。这里就隐含了这样一层意思,我对你的一切付出,最终都是以你服从于我的意志为前提的。但这已经全然丧失了教育的内涵。让一个人接触更好的教育,见识更大的世界,本应该是为了让他拥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而如果一开始就将另一个人视为自己意志的延伸,带着这样的动机去养育孩子,则很难会考虑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更谈不上考虑他的心理健康问题。
当然,一个人在幼年时期必须依赖父母的照顾,全世界对此都有类似的伦理安排。但并不是所有国家像中国这样,把养育子女夸大成了犹如上帝造人般的巨大恩情,即使一个人早已成年了,仍然要在心理上终身感到亏欠。中国的家庭和社会,普遍歌颂和赞美这种精神上不分离、不独立的状态。比如中国有一句民间俗语,“娶了媳妇忘了娘”,就是批判那些有了妻子就疏远母亲的儿子们。在人格独立的人看来,这其实是非常自然且正常的事情,一个男性本就应该更加重视自己选择的亲密关系,将自己的小家庭置于生活的核心,因为母亲的情感需求首先应该由父亲来满足,但这句话却暗含着儿子应当为母亲的精神负首要责任,并时刻将老母亲置于第一位。 我们说,孝顺和爱情是本质上冲突的两个东西,一个始终保持对妈妈忠诚的男人,是缺乏魅力和自信的,也是很难拥有爱情的。我曾经见到几位公认的孝顺的男性,他们对自己的妻子几乎都是冷漠的。当然性别反转也一样,成年后仍在精神上非常依赖父母的女性,也会无视或忽略丈夫的情感需求,双方的情感自然也会日渐疏离。正如我们在上期视频所说的,爱是建立在自由之上的,只有体验过自由的人才能拥有爱的能力。
因此,爱必然意味着精神上走出了幼年状态。而这种对分离和独立的抗拒,本质上是停滞在人生早期的精神状态,即使这个人在生理上已经成年,拥有成年人的生活能力,但在心理上却缺乏对自由的向往,缺少理性和批判的意识,容易沉浸在对儿童时代的伤感和缅怀之中,尤其怀念那些母胎化的生存环境。比如很多人提到高中时期,虽然也会说到学业压力很大,但也会怀念那时候的单纯,认为那是最美好的时光,虽然高中时期是一个没有自由,一切都被包办和决定的环境,但他们在回忆时却反而有一种轻松,愉快,没有任何的异化感。同样的道理也适合于对军队、企业或者体制的向往或怀念。 总之,这些环境的共性就是很少或者没有自由,但也不需要个体去为自主决策负责。当个体来到了一个没有既定标准和规范,因而需要发挥能动性和主动性来适应的新环境时,很多人感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严重的焦虑和对分离的恐惧。比如一些留学生或者华人到海外后反而更加排外,做任何事情都要和中国人在一起,不会向外国人求助,更不会主动和外国人交友,并且总感觉洋人对自己不怀好意,容易歧视自己。他们很容易感到在外国生活的不方便,比如点外卖,打车很麻烦,没有足够多的小吃,商场和饭店的关门时间也比较早。从心理感受上说,他们很容易在外国感到孤独,寂寞,寒冷,而祖国则是温暖,熟悉和热闹的。似乎留学的经历除了提升学历和炫耀,就再也没有其他的精神意义了。
当然,这里无意讨论中国和外国的便利程度,某种角度上他们的感受是有道理的。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熟悉的东西,只能从旧的视角来评价外国,而看不到或者不愿看到一些中国不存在的东西,不能开放自己的心胸。这种对祖国的怀念和留恋,因此也是封闭保守的心态,类似于成年人怀念儿童时期被怀抱喂养的感觉,儿童觉得妈妈代表着温暖和源源不断的食物,而这也凸显了妈妈以外的世界有多么寒冷和陌生。当然,任何人都可以缅怀儿童时期的美好感受,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一个理性的人应该知道,精神是一直向前发展的,美好的记忆也仅仅是记忆而已,真的要以当下的心智穿越回那个时代,反而会有一种异化感。
但在很多人身上,恰恰看不到这种异化感,他们将成长视为一种背叛和丧失。这当然也没错,成长有时候的确会伴随着丧失感和伤感,比如随着一个人经历的丰富,他的一些旧的人际关系会慢慢淡化。但更重要也更本质的一点是,成长意味着自我对人生更加全面的掌控,它也是一种愉快、自信和独立的感觉,是更深的自我欣赏和接纳。 但在中国,我们很少看到对这种状态的歌颂,更多的是对母胎化环境毫无距离感的向往和缅怀。例如,中文互联网上会时不时出现和妈妈有关的流行语,比如“妈见打”这个梗,起初指的是一些商家向未成年人销售色情意味的手办或文具,以至于妈妈见了就要打。后来这个词就被引申为一切可能引发妈妈不高兴的行为,比如“妈见打穿搭”就是指性感或者暴露的穿着。和妈妈不喜欢的人谈恋爱,爱点外卖,吃零食,晚回家,都属于“妈见打”行为。然而,儿童与成人的一个关键区别,就是性别意识的分化和性意识的成熟。一个成年人有性欲望,想要展现自己的性吸引力或者被别人吸引,这都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但如果经常用妈妈来定义、描述自己的行为,这似乎仍然暴露了某种童稚化的心理,以及向性别未分化的儿童状态倒退的倾向。向儿童出售色情或暴力元素的产品固然是不合理的,但也不应该用“妈见打”来形容,因为这仍然是从妈妈的视角来判断,而不是从儿童自身的心理健康出发的,好像这件事情首先伤害了妈妈,而不是孩子一样。再比如很多人在网上看到漂亮的异性时,就会评论说“妈妈我恋爱了”,喜欢使用这种梗,也会给人一种过分听话和乖的印象。
总是用二人关系来定义一件事,容易形成泯灭和取消个人意识的氛围。正如孙隆基说的,中国人似乎缺乏成人的语言。整天妈妈长妈妈短,也可以视为一种文化性的分离焦虑。
有意思的是,在红色警戒2这款经典游戏里,有一个很少有人注意到的丑化苏联的细节,就是苏联的基础单位动员兵在挨打时会哭,并且会呼唤妈妈,而美国士兵则会报告自己被压制了,这其实是间接地将苏联体制与人格不独立联系起来。这种思维在美国的政治文化中有着悠久的传统。1959年的小说《满洲候选人》成功地抓住了冷战时期美国人对于被洗脑的焦虑。在这部小说中,美军士兵雷蒙德·肖在朝鲜战场被俘,关押在满洲地区。在那里,雷蒙德被中苏两国的谍报人员洗脑,丧失了自己的灵魂,成为一名潜在的杀手,他返回美国后,被他的母亲埃琳娜,也是一个克格勃特工给操控,去颠覆美国政府。在战俘们被篡改的记忆中,中共与苏共干部化身为一群中年的美国妇人,而他们自己则化为听话的学童。于是,“大妈咪主义”被用来比喻共产党统治,“洗脑”由此进入了美国人的集体想象,英语中“洗脑”brainwashing这个词也是在这个时期创造出来的。我们姑且不论美国的这种集体想象是否符合事实,但至少可以看出,一个人成年后仍然未能与父母在精神上分离,会被美国文化视为丧失灵魂的表现。而在文革时期上映的中国电影《决裂》中也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来自乡下的母亲到大学去探望自己的儿子,硬要儿子穿上自己为他做的布鞋,儿子害怕别人笑话自己土,坚决不穿,令妈妈很伤心。电影是想借儿子表现独立的意志,不听妈妈的话,来证明大学已经成为培养修正主义的温床,而一辈子都不要脱离妈妈,才是社会主义的。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似乎比意识形态的分歧要更接近本质。今天的视频就先到这里。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个人的困惑想找我咨询,请联系我的邮箱,如果你无法付费或无法加入会员,也请联系我,我会提供其他方式。详情请参考这张图片。我会把这期视频放在《心理与教育》这个列表内,同时也推荐大家去看我这个列表内的其他视频,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