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内疚感捆绑的一生:为什么中国人容易不快乐?
为什么人不需要感恩?|自我成长|心理|教育|哲学|
大家好,我是Anthony,欢迎来到我的频道。这期视频想和大家聊聊中国人的内疚感,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以后也会经常讨论。过去的几年里,很多网友都向我分享过自己的内疚和羞愧。他们发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很难感受到纯粹的快乐和自由,稍微愉快一些就会下意识地压抑自己,这种体验在和父母相处时会格外强烈。很多人都表示,和父母在一起时,自己很容易感到自责和内疚,父母如同一个精神上的黑洞,可以把自己所有自发产生的快乐和兴奋感都吸走,没有任何愉悦的情绪能够从这种强大的引力中逃逸。一位网友说,自己离开父母很多年后才意识到,纯粹的快乐原来是无罪的,可以想像这位朋友过去的人生有多么沉重。而这在中国家庭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记得在2023年8月,人物公众号曾经发起了一次征集活动,题目叫我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扫兴。很快收到了几百位网友的投稿,在他们的人生中,大到重大选择,小到吃了一顿饭,买了一台电脑,一件喜欢的衣服,都会收到父母的负面评价。比较常见的扫兴理由是浪费钱,不健康,不体谅父母。一位网友说自己第一次跑完半马,激动地和妈妈分享这件事,结果妈妈骂了他一顿,质问他为什么要闲的没事去跑步,而不是来帮自己干活。
另一位网友说,自己小学时候和爸爸买了几朵花送给妈妈,想着给妈妈一个惊喜,没想到妈妈大声指责自己和爸爸乱花钱,不懂节约,然后把花撕碎了。总之,诸如此类的反馈,都会使孩子的新鲜感,兴奋感和亲密感被彻底消灭,取而代之的是内疚,羞愧,还有愤怒。一位网友说,自己很小就养成了小心翼翼的性格,每当自己极其开心的时刻,脑子里就会冒出负罪感,或者其他的不配的感觉,总之,所有的快乐都有一层谨慎,警惕和紧张的底色。
的确,中国家庭似乎很容易培养出谨慎和小心翼翼的个体,说得好听点叫含蓄、内敛、懂事。也一直有人说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文化。但从中国的很多青少年身上,我们难以看到这个年纪所本应有的自信和活泼。即使很多人成年后早已离开了父母,但在生活中仍然因为一些小事而被唤起内疚感。在我看来,一个人要摆脱下意识的内疚感,达到真正的心灵自由,其实不仅需要梳理原生家庭的关系,还要对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历史有所反思。我们这个频道习惯于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去看待个体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跳出仅仅从原生家庭分析个体心理的视角。应该看到,不仅仅是中国的家庭,在家庭之外的广大场域中,比如政治、职场,学校等地方,美化内疚感,模糊人与人的边界,以及通过内疚感来操纵人的做法,都被视为是正常且合理的行为。在一个崇尚个性独立,尊重个人的社会,一个人如果在原生家庭积累了创伤,他可以靠走向社会来确立个人的价值,而在中国这样一个集体主义社会,当个体走出家庭后,他要获得建构个体价值的心理资源,仍然要面临很多困难。这就使得个体要付出更多的反思和努力,才能够对抗外界施加的压力。
那么,内疚感起初是如何被植入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呢?我们先从婴儿时代讲起。相比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人类的婴儿是极其脆弱无力的。许多动物的幼崽在出生后不久就可以独立行动,并且能很快学会觅食和避险。比如小鹿在出生后几个小时就能站立和行走。而人类的婴儿需要经历漫长的抚养期,才能有基本的行动能力。此外,当遇到生存威胁时,一般的动物幼崽会寻求更安全的避难场所,比如洞穴、灌木丛等等,而人类的幼崽则会选择一个更加强大且智慧的人来保护自己。这意味着人类的生存策略高度依靠社会性,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帮助,而非个体的单打独斗。由于婴儿是完全脆弱的,因此婴儿必然要去适应依恋对象的情绪,来获得依恋对象的保护。当父母向儿童表达了“我的痛苦是你造成的”,以及“你没有价值”之类的情绪,儿童就会自我中心地认为,的确是自己伤害了父母,并且用内疚感来惩罚自己,禁止自己产生父母不喜欢的感受或行为。
此时的儿童在心智上还很弱小,不可能意识到这是父母的问题而非自己的问题,因为意识到这一点,需要更高的安全感和更复杂的认知能力。这就构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操控。当一个孩子经常感到自己给父母添麻烦,制造痛苦时,他会产生自责和焦虑,而这种不受自己控制的内疚感和负罪感,又会进一步抑制他的理性思维能力,阻碍他反思和破除这些病理性的信念。神经科学告诉我们,创伤会导致强烈的痛苦感受,而这些痛苦感受会抑制调节语言的记忆能力的大脑中枢,使得一个人去整合和修复创伤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不太公平的现象,那就是越是成长在糟糕的原生家庭的人,往往是越难反思到这种糟糕环境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反思所需要的心智资源,本身就需要一个人的原生家庭相对而言要不那么糟糕。
不幸的是,中国家庭的养育模式,很容易制造过分内疚的孩子,并习惯将其美化为懂事。这种对内疚感的培养首先体现在生命由来这一重大问题上。中国家长很习惯说的一句话是:“你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或者说“我生你的时候几乎死掉了”,这似乎是在说,是孩子导致了母亲的剧痛,母亲付出了差点死去的重大牺牲,才换来了孩子的生存。这会让一个孩子感到,我的生命从一开始就不是伴随着父母的自愿,喜悦和祝福,而是建立在母亲的受苦受难之上。由于世上再没有比赐予生命更大的恩情了,因此这种生育的恩情是永远也还不完的。这就使得一个孩子从小就背负着某种原罪和拯救父母的艰巨使命。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感到,我的举动似乎很容易伤害到父母,给父母造成痛苦,既然这样,那么我就选择扼杀自己的意志。孩子会敏锐地捕捉父母的真实愿望,并且无意识地迎合父母的期待,从而让自己感到安全。
比如一些人会认为,如果我自己更加快乐,轻松和自由,就会和原生家庭苦大仇深的氛围脱节,这会让自己感到不安,于是他又给自己套上了新的枷锁,或者主动毁灭和拒绝掉快乐生活,而始终不敢大胆地追求自由。
有人会产生分离内疚,他觉察到父母并不想与自己分离,因此会为自己想要去另一个城市或者国家生活的念头而内疚,最终牺牲自己的意志,选择待在父母身边,或离父母不远的地方。
还有人从小目睹了父母的争吵、离婚或家暴,于是将父母婚姻不幸的责任归结为自己,也会为自己追求独立的生活而内疚,不敢让自己过得太幸福。
总之,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某种自我挫败,自我毁灭。更重要的是,这经常是发生在潜意识层面的活动,有时候连当事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往往将其归结为某种神秘的必然性,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这就是命”。维系中国家庭亲情的纽带, 通常是恩情,内疚,和某种未经自己选择的责任感,而很少是建立在自发且自由的爱之上。在我看来,爱与关心,是很容易混淆但却有着本质区别的两种行为。前者侧重于精神,而后者侧重于身体。爱一个人,意味着要首先看见和承认这个人的存在,并尊重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他能够趋于真实自我。一个关心他人身体的人,却完全可能无视他人的灵魂,甚至是想要操纵和控制他人的精神。爱是建立在自由之上的,只有体验过自由的人才能拥有爱的能力,而生活在集体主义下的个人,往往缺乏维护自己权利,和决定自己人生的自由,因而也容易造成一种受害者的心态。谁受害越多,谁就越有道德上命令和教训别人的资格。自己受了委屈,往往不是采取正面的维权或对抗,而是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从自己能控制的人身上寻求补偿。
被内疚感束缚的个体,往往也会无意识地用内疚感束缚别人。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不停地提醒孩子养育之苦的父母。在中国,许多人选择结婚生子,并非出于自己对新生命的期待,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父母和周围人的意志推动,或者迫于某种未经反思的社会规范的压力,甚至是出于生活的困境。这里我们重点说说第三种。实际上,一些人生孩子的动机,恰恰是由于自己的生活看不到希望。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缺乏意义感,同时自己又很难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重大调整和改进时,就很可能会选择生孩子。这种意义感的缺乏,可能是由于缺乏思考地进入了一段婚姻,等到进入后才发现后悔但为时已晚;也可能是由于入职了一份难以取得突破的工作;还可能是由于突然感到自己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做过一次自己,等等。总之,个体感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陷入琐碎、单调和无聊,最重要的是,看不到变化性和希望,他的意识、思想和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匮乏和单调。他可能有时会想要放弃工作,选择躺平一段时间,或者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但一旦放开这个缺口,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一下子全都涌出来,而这是他的现实条件无法承担的。
于是,他选择了生孩子,这样自己就不再有其他的选择,从而也就终止了对“是否要追求自我”这个问题的判断,因为自己背负了养育另一个生命的责任,也就不再有资格追求自我了,而没有选择反而不再纠结和内耗了。也就是说,孩子给他日益空虚的人生提供了一种毋庸置疑的,社会公认的意义感。同时,因为自己当上了爸爸妈妈,在社交中也多出许多与他人分享和交谈的领域,例如晒娃就经常是一个人畜无害,并且往往能收获很多点赞的话题,而与他人讨论孩子,也很容易与他者拉近关系。所以对于很多精神生活逐渐停滞的人来说,孩子的确可以使人感到自己又重新变得有活力了,有了学习和社交的兴趣。然而,这种潜意识里用孩子来填补自己生命空虚的想法,很容易导致孩子成为容纳父母焦虑和期望的容器,使孩子承担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责任,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些习惯扫兴的父母。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上期视频里讲到的婆媳关系的互害循环。在中国文化里,妈妈作为受害者的意象要格外强烈。作为文化符号的理想“母亲“,是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没有欲望,孝敬公婆,永远在做家务或者收拾剩菜的那个人,而模范的子女和晚辈应当永远体认母亲的苦难并产生悲情和感恩,这经常导致了丈夫的灵魂被妈妈所占据,在中国式的婆媳矛盾中,丈夫常常让妻子体谅、服从、顺着自己的母亲,理由是母亲这辈子受到的苦更多,这当然会让妻子感到寒心,于是不得不在自己的儿子身上索取更多情感,正如我们在上期视频所说的,长期对儿子形成情感依赖的母亲,在面对儿子的妻子——这个比自己更年轻,有活力的女人时,是会有一种潜在的敌意和焦虑的,可能还会有嫉妒。母亲会感到,自己才是儿子最重要的人,长期以来是自己和儿子在精神上互相支撑,才生活到现在,而这个女人要来抢夺我的亲密关系。所以婆婆经常打着“为儿子好“的来插手生活,表面上是怕儿子”吃亏“,实则是想要越过边界来宣示自己的主权。通常来说,夫妻关系越是淡漠,人际关系和社交越匮乏,越是缺少与他人和世界的真实链接的母亲,更可能在亲子关系中过度地干预儿子的小家庭。而这样的循环在很多中国的家庭中反复上演。 到目前为止,我们简单讨论了中国家庭培养内疚感的模式及其原因,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正如我们开头所说的,一个中国人要实现心灵的解放和自由,不仅要跳出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还需要在家庭之外的社会空间去解构和反思那种培养内疚感的文化氛围,而这将是我们接下来的视频所要探讨的。今天的视频就先到这里。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个人的困惑想找我咨询,请联系我的邮箱,如果你无法付费或无法加入会员,也请联系我,我会提供其他方式。详情请参考这张图片。我会把这期视频放在《心理与教育》这个列表内,同时也推荐大家去看我这个列表内的其他视频,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