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会以丑为美?中国式实用主义:生存压倒尊严
为什么中国的广告语喜欢侮辱人?|美学|政治|心理学|教育|
大家好,我是Anthony,欢迎来到我的频道。这期视频我们继续来聊聊中国式审美。在上期视频里,我们主要讨论了宣传标语这种在中国无处不在的景观,分析了标语对于美感的破坏以及极权主义美学的逻辑,并从官员晋升激励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城市景观为何千篇一律,单调乏味。当时我们说到:
在晋升锦标赛的压力下,地方官员倾向于采用那些已经被证明能带来政绩的标准化模式,一旦某个地方通过某种项目或政策取得了成功,其他官员就迅速仿效跟风,一哄而上,试图复制同样的政绩,争相建设那些能够吸引外界注意的项目。级级下任务,层层压指标,各级政府动用一切行政资源来完成量化标准,而这也必然导致了短视和狭隘的城市设计风格,也制造了无数丑陋和土气的城市景观。
不过,我做这个系列视频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批判一下政府或者极权主义,虽然政治原因是很重要的,但也不能把一切都推给政治。应该看到,审美能力的低下不仅仅是由外部政治力量塑造的,它也源于个体精神世界的麻木、不觉醒和不自由。审美能力需要个人有意识地参与到对世界的感知、理解和反思中。因为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视觉感受,更是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层理解和感悟。审美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个体要从被动的审美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和探索者。这也意味着,审美能力的缺失,并不会因为政治或者法律的宽松就能瞬间恢复起来,它仍然需要个体主动和自觉地探索世界,并保持对内在精神的觉察,从而建立起更加丰富、多元和个性化的审美标准。我们看到,很多人即使在发达国家生活了很多年,或者说在那些没有显著政治压力的环境下,由于长期固化的思维模式和身份认同等诸多因素,他们最终并没有变得更加包容开放,反而是表现出强烈的封闭和保守倾向,甚至比在中国的时候还更加保守,这种情况很常见,当然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以后会慢慢讨论。不过这至少说明了,宽松的外部环境虽然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所以这期视频,我们先分析一些中国民间的丑陋现象,并从个体精神成长的角度,挖掘审美能力缺失背后的心理原因。那在开始前再说一下,我们这个频道从现在起将不再进行文字的咨询,目前就只保留付费的语音聊天了,如果你有任何的困惑和问题想和我交流,或者就是没有主题地闲聊,直接联系我的邮箱就好。那继续说回我们的主题。
记得之前我在欧洲的某条街上闲逛,突然看到了临街并排的三家餐厅,最右边的是一家越南餐厅,中间的是意大利餐厅,然后最左边的是以色列餐厅。然后我注意到,越南餐厅的玻璃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食物图片和菜名,大概有八九十种,占据了玻璃的大部分面积,就连招牌的两侧还有两盘大大的食物。这三家在一起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另外两家的设计风格则要简约和含蓄得多,虽然中间的意大利餐厅也很普通寻常,但通过大面积的留白和精简的色调,依然能够传递一种清晰的品牌形象。简约设计的餐厅往往通过少量精心选择的视觉符号和品牌标志来传递其核心价值。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一种高质量的联想,而越南餐厅的设计则是通过大量的视觉符号和密集的文字信息轰炸顾客,缺乏审美上的留白和表达的节制,会让人感觉到信息过载,拥挤杂乱,缺乏优雅与内涵。当然了,有人可能觉得越南餐厅更有美感,因为看起来很朴素实惠,起码一眼看出来是个吃饭的地方,当然这也没问题,但从我个人感受出发,餐厅并非一个纯粹满足食欲的功能性场所,它的每一个细节,包括用餐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都构成了用餐体验的重要部分,甚至可以让我们对自我有更加深层次的觉察和理解。虽然我们这是拿越南餐厅举例,但显然它和中国式审美也有类似之处,也就是匮乏感和廉价感。
中国街头的许多景观都能传递出这些感觉,比如“城市审丑漫游”这位博主所展示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国的广告设计都偏爱大红大黄的颜色和密密麻麻的图案文字,设计者认为使用越醒目的颜色,越多的图片和文字就越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但实际上这反而让整个画面显得杂乱无章,缺乏层次感,这种过度饱和的设计也很容易制造压迫和焦虑感, 好像隔着画面都能感受到设计者的那种急切和不安的心情,生怕你错过了任何细节。在这样的设计中,广告只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性价值,而观众情感体验的需求被压缩到最低点。
文案内容就更是重灾区了。中国的广告语特别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激发观众的消费欲,或者促使观众做出符合目的的行为,但这种激发并不是通过创造一个思考、对话,遐想的空间,使观众自发地产生的。相反,它是直接诉诸某种不自由的东西,比如崇拜,恐惧,羞耻,甚至是创伤。比如我们在那期关于爱国主义与色情的视频里,就说到创伤感在中国民族主义情绪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直接卖弄低俗和色情的广告就不说了,在中国,更为常见的糟糕文案,是对人的物化,以及对某种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和习俗的默认,因而也是相当丑陋的。比如某地交警队的挂出了一条横幅是“开摩托车请戴头盔,否则会被开宝马的同学认出”,这个标语虽然是要表达安全骑车的意思,但却诉诸了简单粗暴的阶级标签,将是否戴头盔和骑摩托车,与个体的阶级地位,身份认同挂钩,通过阶级歧视这种剥夺个人尊严的方式来威慑民众。另一条与之类似的标语是“开慢点,你爸不是李刚”,同样是以默认了特权的合理性为背景,给人的感觉是,你不能超速,仅仅是因为你没有特权。这就完全脱离了公共信息应有的重心。它不是通过理性,自爱和责任感来推动安全意识,而是诉诸于羞耻感,或者对特权的崇拜这样一些病态的东西。物化人的宣传语在中国也是无处不在。比如工地上经常有类似这样的安全标语:在外打工要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别人就会睡你的老婆,打你的孩子,花你的抚恤金。我完全看不出这种标语有任何对工人生命的尊重,它把工人的家庭视为某种“财产”,如果你出事了,你的家人就会被他人占有和使用。通过这种戏谑和嘲弄意味的方式,来唤起工人一种深层的焦虑和恐惧,使人感到在心理上被威胁,口号的设计者可能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夸张的表达才能引起重视,然而这种行为更像是在满足自己的某种隐秘的施虐欲和权力的优越感。
中国的高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标语,比如这一条:“不学习,如何养活你的众多女人”,也是传达了一种相当恶俗的价值观,这样的语言不仅物化了女性,也贬低了男性,将两性关系变成一种纯粹的物质交易,也极大地阻碍了男生和女生彼此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在两性教育约等于零且高度性压抑的中国学校,这种扭曲的性别认知是相当有影响力的,由此也可以理解中国社会的男女对立为何如此严重,当然这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了。再比如这种将考试成功和主席总理称兄道弟之类的标语,也是在鼓励一种特权崇拜。
对于这类丑陋的文案,有人可能会觉得很有趣,他们认为,比起刻板和高高在上的道德说教,这种宣传语至少听起来很幽默。我只能说,没有见识过真正的幽默,才会拿这种建立在阴暗面之上的东西当幽默。幽默应该是通过引发思考,尊重受众理性或者唤起高尚情感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的,幽默当然也有冒犯和讽刺。但这种冒犯不应该是只针对弱势群体,也不应该包含规训和威胁的意味。而中国社会常见的幽默却是经常拿弱势群体开刀,即便有讽刺官员和特权的,那语气里也是有暗暗的羡慕的,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那句“你爸不是李刚”,包括春晚其实也经常拿残障人士、丧偶的女性等群体开玩笑,这样的幽默只能使人陷入更加粗鄙和麻木的状态。
更为常见的一个为中国式审美辩护的理由是实用。有人会说,简单粗暴的东西虽然可能给个体的精神造成某种伤害,但往往是最管用的,见效最快的。你所说的个性啊,美感啊这些复杂抽象的东西,在生存问题面前都毫无价值。我承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正如我们在讲爱国主义与色情的这期视频里说到的,诉诸某些非理性的因素,比起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去讨论,常常更容易达成操纵他人思想的效果。然而,中国人的这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是不包含个体的精神利益的。正如我们在9月21日的这期视频所说:中国式的功利主义,本质上是将形而下的口腔阶段,味觉阶段等生理需求,视为人的形而上的超越性的精神追求的本质和根源,从而把人的生命意向和终极归宿给口腔化,身体化。不认为情感契合,人格成熟是个人利益的一部分,顶多认为这些是依附于物质的次要指标。
中国人似乎太喜欢把生存需要和精神追求完全对立起来,认为物质和生存条件的压力具有无条件和压倒一切的合理性和正义性,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切美丑的标准。如果能够提高万分之一的生存概率,哪怕牺牲全部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利益也是值得的,因此,这样的文化氛围很容易形成了一种害怕美,乃至以丑为美的扭曲审美,即认为必须要有用,要接地气,要服务于生存,这才是美的,不利于生存的东西毫无意义。正如赵本山的那句小品台词所说的:吃穿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在这种文化氛围看来,只要一个人追求某种纯粹的精神价值,好像他马上就会面临被饿死的风险。这种恐惧感紧紧地攫取了很多人的心智资源。我在很多年轻人那里听到这样的对话,当自己对某些知识和艺术感兴趣,同时这种兴趣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父母就马上如临大敌,认为这些爱好无法带来实际的生存保障,是不务正业的,似乎稍微追求一点精神利益,精神追求,整个人马上就会饿死;周围人也可能阴阳怪气他,说你看这些书,追求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一个人没有这些精神追求,什么都不做,同样不会对生存有什么帮助,然而只要他开始追求精神,周围人就突然开始担忧起他的生存问题了,这只能说是一种对精神性自我的敌视和恐惧。而这正是审美荒漠的一个根本的心理原因。当然也是一种长期匮乏才有的认知。由于独立的精神性自我无法获得承认,精神无法从自然中退回自己,无法超越自然,降伏自然,因此,精神就只能被迫和自然性纠缠在一起,从感性确定性中寻求一种仅仅是主观的特殊的承认。比如很多中国人对艺术的欣赏停留在相当外在的层面上,以量化标准取代质的深度,比如歌手的音唱得越高就越好听,弹钢琴,弹得曲子越复杂就越厉害;建筑越是规模宏大就越美丽,这种鄙视链往往建立在简单粗暴的量化技术指标上。这导致了很多人对才艺的理解就是一种极其空洞的炫技,只有外在形式的复杂和数量的堆砌,没有内在的情感和精神表达。这种感性规定性,是无法给人带来更加深刻的满足的,也是没有限度,永无止境的,比如更大,更高,更多,更亮等等。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恶的无限性,即自我意识无法获得来自另一个自我意识的承认,陷入了对外部的无限依赖,不断寻求和解但又无法克服矛盾的状态。当然关于这个话题还有很多可聊的,今天的视频就先到这里,下期视频我们再继续讨论。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个人的困惑想找我咨询,请联系我的邮箱,如果你无法付费或无法加入会员,也请联系我,我会提供其他方式。详情请参考这张图片。我会把这期视频放在《心理与教育》这个列表内,同时也推荐大家去看我这个列表内的其他视频,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