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Gavin's Talk

Embrace the journey, for every step writes a story.

  • 首页
  • 朋友圈
  • 分类
  • 相册
  • 标签
  • 归档
  • 友链
  • 关于
  • 主题仓库
Home 离开中国,我的精力暴增了
文章

离开中国,我的精力暴增了

Posted recently Updated recently
By David James
8~10 min read

曾经在国内,我以为自己不焦虑,直到出国,我才真正发现自己的能量与自由。


一、被误认为不焦虑 ✨

曾经在国内的时候,我是出了名的不焦虑。我有一个外国朋友,他在中国生活很多年,后来因为疫情之后不怎么在中国工作了,但他还会经常来中国。他的评价是:我是他见过的唯一一个不焦虑的中国人。所以,在这种外部评价下,我也一直以为自己不焦虑。

很多朋友觉得我能量很旺盛,可能因为我日常说话中气比较足,而且总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能量其实很有限。

  • 如果我安排一天写5000字,那这5000字之外就无法做其他事;

  • 如果安排自己一个月复习雅思,这一个月我几乎不见任何人。

我非常担忧能量的耗散,因为发现真的很容易耗散。每天高能的脑力劳动时间,我不会超过8小时。


二、出国后的惊讶发现 🌏

出了国的第一个月,我发现情况似乎不太一样:我的能量特别旺盛,除了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可以用在工作和学习上。

要知道,我的英语并不好,雅思6.5的水平几乎无法应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人在应对全新语言时,无论听说读写,大脑消耗几乎是母语环境的3-5倍,而大脑消耗人体能量约20%,所以日常生活本身就是高耗能状态。

每周我都要上传两个视频,脚本一万字,这是一项极大量的脑力劳动。但惊人的是:学习课程、学习英语、写脚本、搭建场景、拍摄视频、剪辑视频,这些工作都能在一周内完成。在原来的生活中,这是不可想象的,劳动压力甚至比高三还大。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进入新环境后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分泌带来的兴奋状态,但第二个月语言进入倦怠期后,身体仍能保持高能状态。这让我开始反思:在国内,很多人觉得自己没精力,说自己是“活人微死”,很大程度上是慢性压力与慢性焦虑造成的。


三、系统性解放效应 🕊️

我研究自己为什么精力旺盛,发现这是一种系统性解放效应。

在中国社会长期生活的人,即便外表波澜不惊,心理能量往往长期用于防御性消耗。

  • 例如应对人际关系中的隐性权力结构,通过职位、语气、层级判断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 在高强度社会评价体系下,每个人每天都在调整自己的防御状态,持续处于高警觉、低效率的状态。

举例来说:长途坐车后很容易累,但其实几乎没有身体运动。原因是车在高频低振幅运动中,身体不断自发调整,虽察觉不到,但身体已经运动了一路,到下车时全身疲惫。

在国内,交流模式、路上标语、手机短视频等,都以隐形的焦虑方式让人焦虑,从而消耗能量。

每个人都在忙着自我证明、自我解释和比较,这些观念和信息像寄生虫一样长在身上,不断消耗能量,让人感到疲惫。


四、睡眠与神经系统的重校准 🛌

出国后,我的睡眠明显改善。在北京,我很容易睡不着,10点入睡后每隔三小时就醒一次。由于没有具体焦虑事件,我归因于自己是高敏人格、神经系统敏感,即使晚上不进行脑力劳动,也难以安睡。

出国后,我入睡容易,晚上10点睡觉,可睡到第二天早上5点。这是神经系统重新校准的结果。我本来就应该是这样。

在国内,总有一种微妙的恐惧,例如公共空间表达时不得不用拼音或符号,看似无所谓,但使用和看到这些符号的人会感到潜在担忧。我在国内写书时,也要提醒自己不要写“不能说”的内容,本用于创作的能量就变成消化恐惧能量。到现在,我还有三本书不能出版,因为来回揣测可说不可说太折磨人。

日常生活中许多小事无法自由发挥,但它们会作为情绪沉淀在潜意识里,潜移默化影响思考,消耗能量。


五、内在动机与能量流 🔋

我不再需要外源多巴胺。在国内,我花很多精力维持多巴胺稳定。无论是看视频、新闻还是社交,都消耗能量而非补充能量,容易造成多巴胺波动。为了维持高兴状态,我会刷淘宝、买各种东西,但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多。

现在,我可以把精力完全投入学习和写稿。如果没有学习和语言压力,我觉得一年可以完成以前三四年的工作。

生活变得极其简单,能量变得纯净,内在动机与外部行动的合一,产生深度能量流。我以前在国内像固体,现在变得像流体。


六、文化真空层与自由感 🕰️

Cathy曾说,她到澳大利亚才可以深度思考。在国内做事总有人评价好坏和价值,这让她产生不自由、焦虑状态。出国进入文化真空层,两边的人都无法评价她,让她感到自由。

我现在看国内短视频,也会感受到以前未察觉的焦虑。

就像从小喝苦井水,以为水就是那样,直到喝纯净水后再喝井水,才第一次发现苦。


七、身体与防御的解放 🌊

在英文语境下,每个物体都有自身性质,不依赖人与它的关系存在或改变。身体也一样,会通过舒适、不适、放松或紧张告诉我们如何照顾它。我的身体让我明白:放下防御,它会充盈、流动、不知疲倦。

在人人焦虑的环境下,每个人像被困在浅滩的鱼,以为精疲力竭是正常,直到回到深水,才发现游动可以轻盈。

当我不再耗费力气对抗世界,我才真正拥有世界。
或者说,我们才真正拥有自己。

License:  CC BY 4.0
Share

Further Reading

OLDER

为什么科学发达的今天,宗教依然繁荣?

NEWER

Recently Updated

  • 离开中国,我的精力暴增了
  • 为什么科学发达的今天,宗教依然繁荣?
  • 科学的制度——新公民问答之五(选自许志永文集)
  • 表达爱,是成年人的必修课
  •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充满爹味?怎样避免打压式的人际关系?

Trending Tags

Halo 分享 Anthony看世界 有关中国的思考 编程随想 随想

Contents

©2025 Gavin's Talk. Some rights reserved.

Using the Halo theme Chi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