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推荐每个人都润?进来看看你是否适合出国!
中国人为何越出国越保守?“一出国就爱国”是怎么回事?|润|心理|成长|教育|民族主义|
大家好,我是Anthony,欢迎来到我的频道。今天这期视频想和大家聊聊,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出国后反而思想变得保守,或者说出现了某种停滞和倒退。这个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引起我兴趣的,而且由于咱们这个频道的观众大多数是在海外的华人,大家的分享也给我提供了素材去观察和思考。我越来越感觉到,这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出国后思想如何变化的问题,它可以被抽象为这样一个问题:那些在早期向外探索,追求个体化的人是如何遭遇挫败的?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所说的“出国后思想变得更加保守的中国人”,并不包括那些从一开始就打算回国的人。比如在海外打工或者开店来养活国内家人的中国人,他们出国本身就是为了生计,对外国的文化和社会并无兴趣,再比如那些只是为了要文凭,但对国外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认同感的留学生,他们出国后往往会致力于全方位地复制一个中国的圈子,比如只和中国人交朋友,尽可能只讲中文,毕业后也是为了回到中国。当然,从思想层面上,他们的心从来就没有打开过。因此,这些群体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我所说的,是那些认为出国会有利于个体化进程的发展,或者说对外国有某种好奇,好感,乃至精神层面的认同的中国人。他们可能是出于对中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环境的不满,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了阻碍和压制,因而产生了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另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对中国没有那么多不满,更多地是想看看世界,对国外有兴趣和好奇心。对他们而言,出国并不仅仅是为了某种现实利益,还有自我探索,自我实现的动机。随着近年来中国国内环境的恶化,因为不满而想出国的这部分群体的规模,是迅速扩大的,当然很多人来到国外后的确感觉更轻松更开心了,虽然他们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但他们清楚这些不属于结构性的问题,因此他们不可能试图通过倒退回母国来解决困难。当事人能明确意识到哪些是结构性问题,哪些是在现有结构内可解决的问题。因此,他们在出国后摆脱了原来的许多困扰,并且意识到自己可以探索下一个人生阶段了,这就是在个体化进程上很成功的表现。
然而,也有相当多中国人到国外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体现在他们的生活和社交更加退缩和封闭,受到孤独感,分离焦虑,分离内疚乃至负罪感的折磨,出现了身份认同的危机,感到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在这种困境下,他们可能会产生对过去生活不切实际的美化和怀念,在思维方式上更加退缩、消极、比如认同权威主义的教育方式、社会制度,对个体性和自由选择持不信任和怀疑态度,认为人是需要被多管一管的,在人际关系上开始回归保守,虽然人在外国但却对外国抱有深刻的警惕和拒斥,只信得过本国人,同乡或者亲戚等等。他们可能会用“对西方国家祛魅了”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变化,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心智上的一种停滞和倒退。之所以说这是倒退,并不是因为我们预设了西方比中国更发达,而是纯粹站在自我意识发展的立场而言的,正如我们在7月28日的这期视频所说的:人的个体化进程,必然意味着自由和理性意识的觉醒,而这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与原始环境和天然纽带的分离、断裂,人会开始觉察到自我和环境,和父母家人之间的区别,并开始以分离的眼光去审视彼此的关系,他会怀疑和否定过去的经验,强烈地想要自己做主,在任何事情上确立自己的存在,而这意味着与过去的某种断裂和叛逆,意味着想要摆脱外界对自己的影响,独立地安排自己的人生。这种成长虽然会伴随着对抗,焦虑和孤独,然而它也意味着自我对人生更加全面的掌控,因而也必然会体验到一种愉快、自信和独立的感觉,以及更深的自我欣赏和接纳。
而如果一个人的人生中缺失了这个阶段,或者说曾经达到这个阶段但后来又退回去了,那么可以说他必然处于某种创伤性的环境,或者说缺乏了某些个性发展所必要的心理资源,即便他的外在条件很不错,我们也认为他的潜力是遭受了某种损失和创伤的。这里我特别不认同中国人的一种常见的思路,就是用阶级性来解释人的心理选择。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向我分享过这样的体验,由于工作的关系,他接触到大量来自中国的官僚或富裕家庭的年轻人,他发现这些年轻人在留学时虽然也是带着看世界的动机的,但他们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更高的人格开放性和反思能力,反而无意识地认同了官方的那一套宣传模式,比如认为欧美国家不过就是大农村,大县城,没有高楼大厦,不如中国高效和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有优越性。他们似乎完全看不到欧美国家的那种松弛,自由和多元的氛围。
对此,一般人会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属于中国的既得利益者,缺乏危机意识,反正回国会有父母给安排工作,而如果他们留在西方国家则可能丧失了父母的庇护,需要和普通人一样工作。总之,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物质条件太优越了。然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因为他们处在某种匮乏状态,也就是缺乏了追求个性化所必须的心智资源。正如我们在上期视频所分析的,所谓中国的既得利益者,可以粗糙地分为官僚阶层,以民营企业家为代表的经济精英和以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其中官僚阶层和民营企业家的个人成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体制和权力的依附与服从,而非持续的自主和创造,这种成功的路径导致他们往往有比较强的专制性格。而知识精英主要是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他们往往是鸡娃教育和应试制度的坚定拥护者。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属于优秀的随波逐流者,他们的优秀并非建立在自主决策和对社会的深入调研和挖掘之上,而更多地是出于某种匮乏感和对制度的服从,因而对社会的认知存在滞后性。反映在亲子关系中,则体现在特别喜欢给子女安排道路,事无巨细地为子女指明方向,强烈地压抑和打击子女自主选择,他们在中国社会的成功也给了他们某种强烈的自信。
从另一个方面说,这种专制的教育方式也是由于中国依然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社会,他们非常恐惧整个家庭的跌落,担心自己的子女一旦自主选择会给自己的家庭惹来麻烦。这种高压的教养方式,当然也会使子女对于自己的自主选择产生恐慌,担心自己违背了父母的意志就可能陷入一无所有的处境,而他们从小到大所有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同,比如读了某个重点初中,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都是建立在父母优厚的物质条件之上,这也导致了他们对于违背父母的意志有强烈的恐惧。
于是,他们不得不通过无意识地认同专制父亲来避免内在的分裂,而认同父亲也就意味着对整个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比如从中国民族主义叙事产生出自豪感优越感等等。他们的心理资源不足以应对开放性与复杂性,习惯于权威性、单一的思维方式,因此感受不到自由和松弛感的好处。同样的道理,一个父母在小城市有关系和背景的年轻人,在经历了一番向外的探索后又回到家乡,期待父母安排一个体面的工作,这并不能被视为一种正常的选择,而是个体化进程的失败。一个人执着于在封闭社会里做一个人上人,而不是在开放社会做一个自由人,这本身就是创伤和匮乏的表现,是不自然和不正常的。总之,这与阶级性其实并无直接关系,而更多是由于当事人早期心理发展的局限,特别是未能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导致的。当我们认为这种表现是由于阶级性时,这意味着我们持有这样一种假设:能够在物质上持续地依赖父母,不用自己做主才是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但正如我们在去年12月17日这期分析溺爱的视频里所说的,这种在中国很流行的观点,其实是把人视为只有物质需求的动物,并没有意识到人格的独立和发展才是一个人的根本利益。
我们上面主要讨论了个体对控制欲很强的父亲的无意识认同,是怎样导致了无法保持开放性和成长。其实,还有各种各样的创伤,都可能激发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得他们在向外拓展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比如,另一个在中国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分离焦虑或者分离内疚。这往往是由于当事人糟糕的依恋关系。例如,当事人有一个家暴倾向的父亲和可怜的,顺从的母亲,作为父亲专制权威的受害者, 他不仅要压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经常目睹母亲在家庭中的无力,这使得他对母亲发展出了一种创伤性的依恋,他陷入了对母亲过度的共情之中,他感到母亲无法独立面对专制的父亲,而自己有义务守护脆弱而无力的母亲,这种过度的共情和责任感,会使得他对于分离产生强烈的焦虑和负罪感。当他去外地工作或者移民到国外时,他会强烈地感到内疚,感觉自己和母亲太过遥远,而当他在国外结交新的朋友或者亲密关系,享受社交带来的快乐和愉悦时,他会感到自己仿佛背叛了母亲,在潜意识中,他感到自己追求幸福和快乐仿佛是有罪的,因为母亲依然孤苦无依,他甚至觉得自己过得好就是一种背叛。结果,这种负罪感极大地阻碍了他在新环境建立新的亲密关系,他在心智上被创伤性体验所束缚,无意识地进入到自我惩罚和自我牺牲的模式之中。
再比如,有些人在国内生活的时候,遭受了来自亲戚、同学或者同事的歧视和羞辱,这种羞辱感同样可能在他内心深处埋下某种自卑和自我怀疑的种子,即使他移居到了国外,远离了原先的羞辱性的环境,只要他的生活中出现了原先环境的符号,比如某个在海外中国人一句无心的评论,都会使他感到自己被凝视和评判,他会感到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和行为,都好像被国内的人时刻注视着,即使国内的人并不那么关心他的处境,但这种投射导致了他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之中,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不够成功,担心被国内的亲戚和长辈看不起。于是,他感到自己必须在国外用巨大的世俗成就来证明自己,而这种焦虑感也使得他无法保持轻松的心情去结识新的朋友。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由于在中国社会积累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创伤,导致了他们在离开中国后出现了各种不适。所以经常有网友问我,是不是自己一旦润出去就全好了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国外的确可以提供一个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通常没有中国社会的那种监视、压抑和结构性束缚,即使有那种束缚,通常也不是针对外国人的。这种外部环境的确有助于缓解个体压力,然而这也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心理恢复的大环境。具体到个体的微观层面,外部大环境的改变并不能自动消除个体的内在创伤,因为对很多人而言,创伤和防御机制已经内化为个体的一部分,塑造了他们的情感反应、思维和行为模式,而真正能够治愈创伤,促进个人成长的心理资源,比如更多的闲暇、能够帮助个体探讨创伤并提供反馈的人际关系网络、更加包容和轻松的工作环境等等,还是得靠个体通过积极地探索和互动去建构。正是这些微观层面的差异,导致了很多人来到国外后,可能反而体验到了更大的焦虑和孤独。比如,有些人出国的方式是在海外工作和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学业和工作强度太高,导致他们没有任何闲暇去感受生活,而他们在国内原有的生存方式可能还相对轻松,从个体的感受层面上说,或许后者反而是有利于当事人的自我探索的。当然,关于如何在国外寻找自我成长的心理资源,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以后再慢慢讨论,那最后再强调一下,如果你有任何的困惑和问题,很想和我交流,直接联系我的邮箱就好。比如你希望和我讨论某篇文章,某段话,某种社会现象,或者你的日记,都可以提前把相关的文本发给我,我会在正式交流之前读完。或者你希望和我讨论你的人生经历、困惑和情感,都是可以的。如果你对隐私性,安全性,付款和通讯方式有任何疑问,也请及时告诉我。如果你无法付费或无法加入会员,也请联系我,我会提供其他方式。详情请参考这张图片。我会把这期视频放在《心理与教育》这个列表内,同时也推荐大家去看我这个列表内的其他视频,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